本文目录
拓展资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Self-taught higher education ex**inations),简称自学考试、自考。
1981年经***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
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
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日制学习(学生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应用型考生”)
二是在社会举办的助学单位学习或自学(用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称为“社会型考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社会型考生占76%,应用型考生占24%。
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获得专科或本科***书者,国家承认其学历, 证书获得者可以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网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认证;也可向发证单位查询认证。
2020年5月9日,***发布通知,原定于2020年4月11日至12日**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延期至8月**。全国统一命题课程考试时间为8月1日至2日,省级命题课程考试安排由各省自主确定,相关考试科目安排由各省确定后向社会公布
假如你爱汉语言的话,我想没有所谓难不难的。我就是自考汉语言文学的。
很重要的一点:不要一次报多。
一次2、3门,静心研读,学到知识才重要,不能为考试而考试....
假如你以前没有好好读一些外国文学的话,那么《外国文学作品选》,相对而言是有些难度的。当然,只是相对而言。毕竟,外国文学的风格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再者,《古代汉语》。
其他,我觉得都是差不多的。你不要等到快考试时才看书,平时就带着看,特别是古代文学,读100遍和90遍都是有区别的,汉语言不同于其他专业。我想只要你静心研读,你一定会爱上汉语言的,既然爱上了,何难只有?
对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最好一起报,这样会让你很好的理清古代文学的脉络。
愿你爱上文学,祝你成功~~~
回答:自考报考安排课程,课程选择基础课程。共4科:1、*****,2、近代史、3、现代史、4、英语。选择课程先易后难和容易搭配报考,学习效率高。
总的来说,先易后难、先简后繁。选择基础与专业科目相结合,欢迎广大学友报考!
1、自考的学历是国家承认的,含金量是所有**教育中最高的,你参加自考取得大专学历,就有一个敲门砖。
2、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有可以找的工作也比较多,如人力资源、文秘、办公室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都是可以的。
3、学汉语言专业,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宏观思维。
我考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我和闻道飞扬的想法不一样,我是先考容易的,这样才能建立起信心嘛,如果刚开始参加考试就考难的,一次没过,两次再没过,强烈打击自信,那以后考哪一门都害怕,不是吗?
难易程度实际上从学分上就可以看得出来。1个学分大约相当于全日制普通高校授课时数18个课时。
这么一来你很容易便可以看出:公共**课是最容易的,只有2到3个学分,三四十个课时可以把整本书学完;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等就比较难,安排了7至8个学分,也就是说正常上课的话,要一百多个课时才能把整本书的知识点学完,可想而知,它的难度明显要比公共课高很多。
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我对汉语比较感兴趣,以前语文成绩也还不错,所以,就我个人的感觉,这几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是你要一个一个知识点真正的理解,只要理解了,题目做起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这些高学分的科目我都是考一次就通过的,而且分数都在80分以上。现代汉语我还帮别人复习过,她因为没有上过高中,基础比较弱,我是从第一章开始教她的,后来她也考了82分,这就说明,真正的理解了知识点,不会太难的。
我倒是怕那些作品文选,因为在工作嘛,实在没太多时间精读那么多文学作品,所以,有些作品,特别是没有看过的小说,根本没办法分析。我的现代作品文选就考了三次。没办法,就那么背,看过的作品没考多少,老考没印象的,嘿嘿。
不过总的来说,我考了一年整,过了11门,战果还算不错。我一个朋友就是一开始就攻难的,结果连考了几次都没过,花的时间又多,考了一年了,才过了四门,很受打击。这次,她说不想再受伤了,因此这个月的考试她都没报。
我觉得挺可惜的。如果从此不考了,那前面的努力不是也白白浪费了么?好在前天她给我打电话问我考试情况时又跟我说,她并没有放弃,只是想休息休息调整心情再考。赞一个,人就是要敢于不断地战胜自己嘛。
我有时候会想,要是她当初和我一样,一开始就不要为难自己,一点点加大难度,或许结果会有所不同?
我始终认为,学习是需要状态的,一开始不在状态的时候,就可以选些简单的作为过渡,然后慢慢有了感觉,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再难易结合会比较好。每一次考试要合理地搭配,不要全是容易的,也不要全是难的,这就是我的考试心得。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我的仅供楼主参考。
咱们是一个专业的,我算是你的学姐,学姐在这里提前祝你今后的考试顺利通过!加油哦!
专本咨询:13823604457(汪老师)
硕博咨询:13809882219(吴老师)
上一篇: 自考专科档案学(自考专科档案)
下一篇: 自考专科烹饪专业(自考专科烹饪专业难吗)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
联系电话:13823604457